污水pH计作为水质监测的核心设备,其准确性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与合规性。若校准不当或保养缺失,极易导致数据失真,影响运维决策。以下从校准规范、日常维护、故障处理三方面,提供污水运维的实用技巧。
校准规范:精准定位,规避误差
标准液选择与温度补偿
优先选用pH4.01、pH6.86、pH9.18三种标准缓冲液,确保溶液在有效期内且无污染。校准前需测量溶液温度,并调节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对应值。例如,25℃时pH9.18标准液的实际值为9.18,若温度偏差±5℃,pH值可能偏离0.03,导致校准失效。
两点校准法
先以pH6.86缓冲液定位,再根据待测液酸碱性选择pH4.01(酸性)或pH9.18(碱性)进行斜率校准。手动调节型pH计需在两种溶液间反复操作,直至无需调整零点和斜率旋钮即可准确显示标准值;智能型pH计可自动识别并校准,但需确保缓冲液选择正确。
校准频率
高频使用场景建议每日校准,低频使用每周至少1次。若电极暴露空气超30分钟、测量过酸/过碱溶液或更换电极后,需立即重新校准。
日常维护:细节决定寿命
电极清洁与储存
每次使用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,滤纸吸干残留水分,避免擦拭损伤玻璃膜。若电极被油污或悬浮物覆盖,可浸泡于3%盐酸溶液10分钟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。短期储存时,电极浸泡于pH4.01或pH7.00缓冲液;长期储存需套上保湿帽,内装3mol/LKCl溶液,防止电解液蒸发。
参比电极保养
参比电极液接界堵塞是常见故障,可用10%饱和KCl与90%去离子水混合液加热至60-70℃浸泡20分钟,或用浓氨水浸泡10-20分钟去除堵塞物。若液接界被重金属污染,需更换参比电极。
故障处理:快速响应,恢复精度
测量值波动大
检查污水流速是否过快或存在气泡,可在电极前端加装防护罩或导流管;确认温度补偿功能是否启用,手动输入水温修正系数。若电极老化(响应时间超30秒),需及时更换。
校准后数据偏差
若校准液污染或过期,需更换新鲜标准液;若电极未清洗干净,残留污渍会影响校准精度,需用去离子水冲洗后重新校准。每月用第三方标准液交叉验证,偏差超±0.1需检修设备。
成本与效益:维护优于更换
定期维护可显著延长电极寿命(1-2年延长至2-3年),降低综合成本60%以上。建议制定《pH计维护日历》,明确校准、清洁、储存时间节点,并保留维护记录以便追溯问题。通过科学运维,确保污水pH计数据精准,为水质安全保驾护航。